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于6月11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致辞。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行长行长刘珺出席碳博会开幕式。
6月11日下午,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市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金融业联合会、陆家嘴金融城、交通银行主办,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协办,主题为“可持续、新动能、享未来”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绿色金融平行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丝路厅举行。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行长行长刘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新民,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曹光群,上海证监局副局长刘宾,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太保执行董事、总裁、太保资产董事傅帆,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刘健,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陈良,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总部总经理徐良堆,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监事长江锡洲、秘书长屠友富、常务副秘书长帅师等出席活动。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来自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商会、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头部企业逾百名嘉宾亲临现场,共话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实践。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为大会致辞。她表示,上海近年来积极推动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在制度、行动以及环境营造上都积极探索,下一步上海将努力在绿色金融领域发挥更大的先导作用,提升绿色金融供给能力和水平,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助力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为大会致辞,就金融如何更好支持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分享了三点思考,一是立足资源禀赋、兼顾破与立的关系。二是重视转型金融,统筹增强与存量的关系。三是创造共同价值,坚持开放与自立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完善绿色金融工具。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为大会致辞。他指出,金融必须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中勇担使命,一是让绿色更绿、让棕色变绿,扎实推进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协同发展。二是加快产品服务创新、优化绿色金融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三是立足上海主场、放眼全球市场,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全球伙伴计划在大会上正式启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市贸促会会长周敏浩,中国商飞总经理周新民、宝武集团总经理助理肖国栋、上海电气集团总裁刘平、申能集团总裁倪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叶彤、普洛斯集团高级副总裁郑覆、液化空气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icolas POIROT(柏昊天)、巴斯夫副总裁、大中华区供应链与报告服务负责人陆一参与启动仪式。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见证启动仪式。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代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与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绿色金融合作签约。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见证合作签约。
2023长三角绿色债券发展报告发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刘健,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总部总经理徐良堆共同发布了该报告。
上海金融助力绿色发展合作项目进行了两项签约。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监事长江锡洲、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王均金、上海市江苏商会会长丁佐宏、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会长严健军、中国太保集团总裁傅帆、海通证券总经理李军、交通银行业务总监、上海市分行行长涂宏、工商银行上海市?行副行长王睿进行了上海金融业助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合作签约。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曹光群,上海证监局副局长刘宾见证签约。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单位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临港集团首席财务官杨菁、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保德林、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道寻、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久鹏、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罗霄凌、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施薇进行了上海金融业与国家级高新区共助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合作签约。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曹光群,上海证监局副局长刘宾见证了上述两项签约。
实现碳中和、促进绿色金融是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亦是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合作语言”。围绕完善绿色金融结构、健全绿色金融功能话题,论坛展开热烈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作主旨演讲。他认为要做到四个“双”:要更加重视实现基础设施与业务实践的“双翼并举”;监管政策和市场机制要“双轮驱动”;需要资本市场与碳市场“双重发力”;绿色金融实现国际国内发展“双向互动”。他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高质量发展”对金融体系提出新的要求,下一步要更多关注绿色金融资金长短期结构、区域平衡、金融市场和碳市场以及绿色金融债券和股权结构等平衡问题。
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行长刘珺作主旨演讲。他认为实现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但是多元复杂变量持续冲击碳减排行动的预设轨道,为碳中和目标实现带来从认识上的不同频,到行动上的不共振。除了减排行动与目标的不一致,全球还面临碳减排技术创新与现实要求的不同步,碳减排资金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碳减排“漂绿”行为与绿色转型的不同向。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能源保供与新旧能源替代成为两难选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增加碳减排的政治色彩。刘珺表示,交行将始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诠释国有大行责任担当、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交流,通过开展绿色金融政策对接及标准互认、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等国际合作,服务全球贸易绿色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防范碳转移、碳倾销等非公正贸易、维护全球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Jean LEMIERRE(乐明瀚)通过视频方式发表专题演讲。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太保执行董事、总裁、太保资产董事傅帆作专题演讲。傅帆表示,对于保险业而言,绿色金融是机遇、也是挑战,保险行业通过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目前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嵌入中国太保发展的基因,将提升应对气侯变化战略优先级、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写入公司战略,并在环境污染责任险、清洁能源保险等方面也积累大量经验,尤其是在创新方面,中国太保成立了新能源车SBU,打造了与新能源车企的全新合作模式,并在碳资产价值评估和交易风险、碳积分等领域进行了较多探索,在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加快低碳经济转型等方面推出超过120款保险产品,绿色投资超过1500亿元。
论坛上,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东方证券联合编制的新华碳科技指数发布。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书记姜微、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帅师等共同参与参与发布仪式。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财经上海研发中心副主任孔张屏对指数作了解读。新华碳科技指数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串联碳中和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关注“过程降碳”及“末端治理”,选择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绿色低碳科技上市企业形成样本空间。
大会举行了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委会揭牌仪式暨绿色金融倡议发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发布了《绿色金融倡议书》。屠友富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有方共同为“绿色金融专委会”揭牌。
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低碳转型的“破”与“立”——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对话讨论。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有方主持论坛环节。
围绕“如何构建绿色金融生态,更好助力‘绿色更绿’‘棕色变绿’”的议题,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马健,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陈良,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藤田桂子,液化空气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icolas POIPOT(柏昊天),海通证券债券融资总部副总经理陆晓静共同讨论交流。
围绕“如何凝聚全球共识,推动可持续金融工具创新”的议题,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ean KIDNEY(肖恩·基德尼),安联投资董事总经理沈良,中央结算公司中债估值中心总经理牛玉锐,妙盈科技总裁林伟杰共同讨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