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增强指数的表征功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6月19日宣布,将于2020年7月22日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
上交所表示,完善指数编制方案是国际主流指数的通行做法。此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指数编制修订经验,立足境内市场发展实际,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并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沪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据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风险较高。截至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风险警示股票,剔除该类股票对指数本身影响较小,但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作用。
新股纳入时间修订方面,上交所表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初期存在波动较大的现象,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沪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连续涨停天数为9天,217只新股连续涨停天数超过10天,新股以涨停价计入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客观反映市场真实表现。
同时,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因此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有利于增强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性,引导长期理性投资。
此外,上交所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上市后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设置大市值新股快速计入机制,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股票于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以保证上证综合指数的代表性。
上证综合指数此次修订还将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上交所表示,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证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续跟踪评估近一年时间,科创板整体运行平稳。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已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证券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
上交所表示,本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编制调整的做法,拟采用无缝衔接的方式进行,即指数编制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无缝衔接,生效日实时点位基于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因此,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不会影响上证综合指数的连续性,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上交所表示,指数编制修订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与稳定性,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加准确表征上海市场整体表现,更加充分反映上海市场结构变化,为投资者观测市场运行、进行财富管理提供更理想的标尺。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