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祁豆豆)5月19日,上交所交易大厅迎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一家举办现场上市仪式的主板公司。不久之后,科创板公司也将恢复在交易大厅现场鸣锣。现场上市仪式的逐步恢复,标志着上交所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各项工作加速回归日常轨道。
记者从上交所获悉,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科创板建设持续加码,合各方之力,将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有效实现从现场向“云端”的过渡。2020年2月3日开市至今,上交所科创板业务已实现受理、审核、上市、监管等环节全部上线,形成了一套高效、透明、日常化的“非现场”工作流程,构建了一条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服务“云路通”。
“云端”监管并不只是将业务简单平移至“线上”的形式,而是要通过变化求实效、做实事。疫情防控期间,科创板实现了审核问询工作的再进阶,在持续监管环节进行创新,并实践了一系列新制度,以督促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实在性、友好性。
非常时期,科创板审核注册工作实现向“2.0版本”的全面进阶。在“无现场”沟通情况下,依托云端平台,科创板实现了更精准、更高效、更务实和更协同的审核受理工作。“升级”中的科创板审核问询突出重大性、针对性,为投资者判断提供有效服务,问询问题减量、提质、增效。据统计,目前科创板二轮问询后即提交中心审核会讨论和上市委审议的企业占比,已由17.7%提升到24%。从用时看,扣除补充财报、回复用时等影响,审核端用时平均65天,“2.0阶段”之后平均47天。
疫情防控期间,科创板上市公司家数增多,对制度创新的需求更迫切,监管需要尊重市场呼声。正是在特殊的隔离期,科创板持续监管端口的一些创新尝试迎来首批“实践者”,首份科创板并购重组问询、首份年报问询等相继出炉;同时,对新制度的探索也扎实推进,科创板创新的大额股份减持制度——非公开转让和配售规则也正式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近期择机发布。
来源:上海证券报